2022年2月25日,基地班第十二期寒假读书会顺利结束,三名同学的精彩分享为寒假读书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王伊婷同学为我们分享了《中国的工业改革——过去的成绩和未来的前景》。本书的三位作者分别是大塚启二郎、刘德强和村上直树,他们都有着非常深厚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功底,在研究中国改革这一主题时有其特殊优势。作者们历时100余天,同中国许多经营者、政府官员等进行访问和座谈,并选择钢铁、机床和服装工业为对象,在国家统计局及有关部门的协助下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从微观层次上通过数量分析来理解中国经济发展和变化的机制,并将这一宏观主题分解为几个便于操作的分析主题,得到了一系列对当时中国经济改革富有启示意义的结论:已有改革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在钢铁和机床业这样资本密集的产业中并不存在规模经济,在机床工业中反而存在显著的规模不经济;大量劳动密集的乡镇企业是追求利润的、合乎经济理性的企业;乡镇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于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等等。当时的中国经济学界,关于中国的经济改革研究更多的偏重于定性论述和宏观分析,而《中国工业改革》这本书将“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三者结合,树立了一个方法论方面的典范,对任何一位关注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人来说都值得研读。
接着,王姿懿同学汇报了由斯塔夫利阿诺斯编著的《全球通史(下)》。本书是作者采用全新的全球历史观和研究方法的一次尝试。作者也和麦克尼尔一起被誉为“开创美国世界史教学的两个加拿大人”。该书主要围绕西方文艺复兴后各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展开,着重强调了多个西方国家的崛起之路,其中笔墨最重的还是英美两国。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光荣革命、君主立宪,从美国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这本书向我们揭示了英美两国是如何摆脱中世纪黑暗教会统治、封建统治,亦或外来殖民,完成了国家性质的转变,走向了资本主义道路。作者在该书中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历史与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运动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此书一问世,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最后,刘明月同学带来了由钱穆所写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他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被中国学术界尊称为“一代宗师“。本书反驳了许多人对中国老百姓的凄苦印象,指出稳定的盛世才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上的百姓在更多的时候是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的。政治与经济自古不分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只有先进的上层建筑才能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这也是回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意义。总的来说,该书精简地介绍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选举、经济和兵役,以讲制度为主,辅之以人事,与其说这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不如说这是在那个全盘西化的时代作者发出的指点江山的呐喊。作者非常强调政治史观的建立,即看待过去的中国应该分成历史意见与时代意见,历史意见是在当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下的最优选择,时代意见才是现代人的批判精神。书籍之间贯通之理,读此书可以明白《红色资本》的历史积淀,可以知道《乡土中国》中靠私人道德所维系的社会是从何演变而来的,故以史为鉴,以史明今。
寒假读书会到此圆满结束,基地班后续将有更多精彩的活动。